<code id="ou0sr"><small id="ou0sr"></small></code>

  • <code id="ou0sr"></code>

  • <code id="ou0sr"><small id="ou0sr"></small></code><object id="ou0sr"><sup id="ou0sr"></sup></object>

    <center id="ou0sr"></center>

    首頁 > 內蒙古財經 > 正文

    烏蘭察布春耕有“智”更有“質”

    布谷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春耕的號角已經吹響,在廣袤大地,種地“老把式”們用新科技“玩出”新花樣,輕點手機就能實現高效便捷的無人化作業、手機查看數據就知道農作物生長狀況、無人機在技術人員的操控下飛進田地查看病蟲害;田間管理用上大數據,智慧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在烏蘭察布大地,正在“慧”就一幅有“智”更有“質”的別樣“春耕圖”。

    “晚疫病發生侵染,請及時植保作業!”伴隨著“嘀嘀”聲,一條馬鈴薯真菌性病害預警信息發到了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鎮水泉村師有明的手機上,他馬上就能向農技人員咨詢解決辦法。

    自從下載了“薯聯網APP”,師有明足不出戶就對地里莊稼生長情況了如指掌。這款APP在去年試運行了一段時間,師有明用起來很順手,今年打算繼續向村民推廣。烏蘭察布市馬鈴薯電子交易有限責任公司運營部經理張希平介紹,“薯聯網APP”將于今年6月份正式上線,目前仍在試運行階段。打開薯聯網PC端頁面,輕點鼠標,選定村莊地塊圖斑后,氣溫、降雨、氣壓、積雨、晚疫病預警等信息一目了然,數據從田間地頭匯集,為農民提供精準指導。

    “手機成了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種地有準頭,發展有奔頭,智慧農業給咱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睆埾F叫判臐M滿。

    智慧農機更“慧”種地

    春光融融中,興和縣雄豐農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文智站在地頭,眼中充滿希望。

    翻耕,是春耕的首要工作——“突突突!”拿著手機,張文智輕點幾下,裝上北斗衛星導航技術的無人駕駛拖拉機按照設定好的路線開始在地里“奔跑”。

    伴隨著轟鳴的農機作業聲,一會兒工夫,所到之處平整疏松,行距勻稱,圍觀的人們嘖嘖稱贊。

    “用不了十天,我們合作社2900多畝地就能全部翻耕完成?!睆埼闹钦f,這些平時費時費力的農活,無人駕駛拖拉機就能輕松搞定,不僅節省人工,還十分精準。有了它,農民當上了“甩手掌柜”,更“慧”種地了!

    “無人駕駛拖拉機有了‘大腦’,會根據導航存儲的路線數據自動作業,效率高、精度高、質量高,特別適用于土地耕整、施肥、起壟等作業?!闭f話間,張文智又在手機屏幕上輕輕一點,一名優秀的“老機手”立刻“上線”,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此刻,在烏蘭察布宏?,F代農業產業園智能溫室里,一架架蓬勃生長的番茄藤蔓,將智能溫室匯成“綠?!?,無土栽培吊架上綴著的一串串“紅色瑪瑙”“黃色碧璽”,各個飽滿圓潤,令人垂涎欲滴。

    仔細觀察番茄栽培槽,只見智能溫室內的櫻桃番茄全部實施無土栽培。富含生長所需全部營養成分的營養液,以滴灌方式注入“培養基”,確保番茄在整個生長期不僅“吃”得飽、更“吃”得好。

    小番茄的“智慧”不止于此。

    過去抬頭看天,如今低頭看屏,種好番茄,園區技術人員李小段心里有“數”。

    8棟智能溫室,李小段一個人管得井井有條,有啥秘訣?

    “秘訣就在這里?!弊谵k公室的李小段打開溫室控制系統,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積累等各項檢測數據一目了然??赐陻祿?,輕點系統屏幕,智能溫室的天窗緩緩調整角度,陽光透過棚頂傾灑而下,番茄秧苗舒展枝葉。

    “數據成了新農資,種地上了‘云’?!崩钚《胃袊@道,宏?,F代農業產業園引進吸收荷蘭先進生產設備及先進溫室建造技術、智能化管理技術,集溫控、濕控、二氧化碳回收、營養液精準灌溉、計算機智能監控等十大系統于一體,植株生長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以及灌溉全部實現數字化管控。

    從翻耕到田管,從春播到收獲,記者在烏蘭察布廣袤農村采訪時發現,田間地頭的“新農具”越來越多:馬鈴薯產業互聯網大數據平臺、智能溫室控制系統、無人拖拉機……數字技術的不斷加持,農民越來越“慧”種地。

    智慧農業讓種植更精細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

    “10套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給9000畝農田輸送‘能量’,墑情非常好。再過幾天,就該翻土準備春播啦!”烏蘭察布市瑞田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呈看著手上墑情儀顯示的數據高興地說。

    “別小瞧了這套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它將‘澆地’轉變為‘澆作物’!”李呈表示,智能水肥一體化是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高科技技術,借助灌溉系統,將液體肥料或可溶性固體肥料配兌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均勻、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相比一般的水肥施用方法,水的利用率提高15%,肥料利用率提高20%,農作物品質更佳,同時省工省時,利于大規模種植。

    “不僅如此,水肥一體化也是實現化肥減量增效的關鍵措施之一?!崩畛矢袊@,與傳統灌溉模式相比,水肥一體化具有節水節肥、省時省力、減少污染、改善土壤環境等優點,是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決農田灌溉施肥問題的關鍵。

    “農田每個壟下面都有管道,水和肥是一起往地里面灌?!迸匍_壟上的土,記者看到了一條條黑色滴灌帶排列整齊,仿佛是土地上密布的毛細血管。

    更重要的是,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讓農作物吃上了“精細糧”。

    “用儀器檢測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什么微量元素,通過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給它‘對癥下藥’加什么,比如說需要鉀,咱們加點鉀肥,需要磷,加點磷肥,需要鈣的時候及時補鈣,所以說農作物吃上了‘精細糧’,產量增加了,病蟲害少了,農產品品質節節高?!崩畛市σ馊谌诘卣f,“今年《烏蘭察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促進農牧業提質增效,這讓我們對數字賦能農業現代化充滿信心?!?/p>

    智慧農業讓農民搭上致富快車

    置身烏蘭察布宏?,F代農業產業園智能溫室,記者采訪了正在查看白色方形數據盒子的技術員張學芳。

    “一個技術員,一臺電腦,管理8棟智能溫室!”張學芳笑著說,過去,一個產業園需要幾百號的技術員進行技術服務,如今通過“數字”賦能,整個園區僅需65個技術員,便可以輕松為450畝溫室提供技術服務。不僅節省了人力、降本增效,且能做到很多人力不能及的事情: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等,實現種植精準化。

    據介紹,宏?,F代農業產業園智能溫室應用營養液精準灌溉的種植方式比傳統農業節水近75%。平均每平方米定植4.5棵秧苗,每棵最少結70多串果,每串結果200個,算下來智能溫室年總產1.2萬噸,這是傳統栽培產量的10倍左右。

    有了智慧加持,不僅能保證現代農業高產高質,還能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收益。記者了解到,在烏蘭察布市瑞田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運用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后,僅人工費用這一項,一畝地一年就節省了近4萬元。

    智慧農業,不僅為企業、合作社蹚出了增效增收的新路子,受益的還是在廣袤大地上辛勤勞作的農民。

    “在春天般的環境中工作,每天的心情就像一串串火紅的番茄一樣甜蜜!”郭玉林是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鎮禮拜寺村土生土長的農民,從前全家靠種玉米、馬鈴薯為生,一年下來,家里基本沒有盈余?!叭缃裨诤旮,F代農業產業園打工,每月工資收入3500元,20畝土地流轉給了園區,每年租金收入1萬元,合計下來,家里每年收入近5萬元?!彼阒洕~的郭玉林笑呵呵地摸著頭。

    “在園區工作,不僅端穩了致富碗,更主要的是開了眼界,親眼看到了數字農業的神奇,同時也學到了許多種植技術?!惫窳中膽哑谂蔚馗嬖V記者:“我真心希望科技越來越發達,鄉村發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

    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烏蘭察布正著力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業的深度融合,“數字”正領航烏蘭察布現代農業建設動能澎湃、蹄疾步穩!

    [責任編輯:趙鑫華]

    版權聲明

    一、凡注明來源為"正北方網"、"北方新報"、"內蒙古日報社"、"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內蒙古正北方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二、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正北方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三、轉載聲明:本網轉載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請相關版權單位或個人持有效證明速與本網聯系,以便發放稿費。

    正北方網聯系方式:電話: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內蒙古
    无码精品A∨久久久奶水

    <code id="ou0sr"><small id="ou0sr"></small></code>

  • <code id="ou0sr"></code>

  • <code id="ou0sr"><small id="ou0sr"></small></code><object id="ou0sr"><sup id="ou0sr"></sup></object>

    <center id="ou0sr"></center>